文|张伟
1904年,清政府在济南城外设立“华洋公共通商之埠”后,通过政策扶持,加之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商贾资本涌入济南商埠区,洋行、染坊、棉纺厂、药材铺等各行各业的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代工商业迎来了飞速发展。中外纱厂在济南商埠的设立,使济南顺势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棉花、棉纱交易市场。
1915年,潘复、靳云鹏、蔡儒楷等人集结全省107个县的财力,共同创办鲁丰纱厂,该厂成为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第一家纺织企业,为济南的纺织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苗海南等在1932年创立了成通纱厂,穆伯仁等于1934年筹办仁丰纱厂,济南的棉纺织业也在这一时期兴起,设立多达39家纺织厂,初步形成了综合纺织工业的格局。棉花行业在济南从最初仅有两家,到1927年时已激增至57家。
1936年,时年37岁的山东莒县人庄薇庭在担任济南电话公司董事期间,意识到棉纱布匹交易所作为服务社会、平准物价的商业机构,可给棉纺从业者和经营棉纺产品的商人带来一种崭新、合理、有效的法则观念。他认为,济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城,每日有巨额的棉纱、布匹交易,一旦设有棉纱布匹交易所,则可以使货品大量买卖进出都集中于一地,从而把握供求关系的趋向,革除过去少数人操纵物价,甚至茶楼酒馆私下议价而据为市价标准的弊端,借此建立供过于求则价跌,供不应求则价涨的公开买卖制度。同时,创设棉纱布匹交易所,棉纺、布匹的生产业者和从事贸易的商人,可借由“期货真卖”,避免因汇兑价格和市场货价涨跌而产生的风险。棉纱布匹交易所本身仅站在中间人的立场,向买卖双方收取合理的佣金,协助生产厂家和从事贸易的商人对冲风险,有利于增加生产,安定物价。同时,棉纱布匹交易所可以从佣金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润。
庄薇庭与宋寅春、杨舒梅瞄准商机,以济南商埠经一纬四路口的中原煤号作为铺保,在济南商埠纬一路281号以“集中交易,便利棉纱布匹之买卖”为宗旨,发起设立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将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设为有限责任公司,且按照《交易所法》第一条之规定,交易所交易品种为棉花、棉纱、棉布三种物品。
至于机构设置,庄薇庭拟在交易所设5人组成理事会,会内设立理事长1人,常务理事2人,监察人7人。交易所设由7人组成评议会,理事由发起人中推选,监察、评议由发起人及股东中推选,理事长由首先呈请人出任,常务理事由理事中推选。庄薇庭经过多方考察,拟将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实行理事长负责制,由理事长总理所内一切事务,常务理事辅助,特殊事项须经理事会决议。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规定监察人监察所内每年账本收支,评议会评议所内业务状况及应行改进事宜。
对于利润分配,庄薇庭制订了规范的规章,约定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向买卖双方征收经手费后,遵照《交易所法》第35条办理,营业盈余每年度结算一次,除去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内部一切开支及提存公积金外,所得权益按12成分配,“以一成为发起人之权利,以一成为理事、理事长之权利,一成五为理事会利益,一成五为职员之花红,一成为优先股之利益,六成分配股息”,并规定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每年春秋召开一次股东会,由理事会定期召集。
在庄薇庭认为诸事皆备的前提下,1936年3月31日,庄薇庭、宋寅春、杨舒梅直接上书“实业部”,声称济南商埠自1931年“五三惨案”以后,工商凋敝,市面日行萧条,济南商埠作为昔日商业繁盛之区,如今则“减逊倍之”,在呈请人庄薇庭等看来,济南商埠长此不景气,与社会民生不无关系。因此,庄薇庭提出若振兴济南商埠工商业,“莫若集中交易,使各地行情贯通,货物通畅”。“本省夙为产棉之区,年来提倡尤力。缘此纱棉、布匹各货产量日增,惟销路疲滞,未克货畅其流,推厥原因,实缘无交易所为之求集中之计,谋畅销之途所致也”,呈请人庄薇庭等有鉴于此,“发起设立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包括棉花、棉纱、棉布三种物品,按有限公司组织之用,谨依据《交易所法》第一条呈请钧部赐予核准,并请部令规定《交易所法》第五十七条所载事项,以便筹遵,实为商便”。
收到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发起人庄薇庭、宋寅春、杨舒梅的呈件后,经过邹思祖拟稿,蔡参贯缮写,商务次长、政务次长和实业部部长吴鼎昌签批,在1936年4月15日,实业部以商字第42835号批示给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发起人庄薇庭等,声称“呈件均悉。查发起设立交易所者,应依据《交易所法施行细则》第一条之规定,具申请书呈经地方主管官署核转本部办理,兹据迳呈前来,程序未合,仰即遵照规定呈具主管官署办理。至于《交易所法》第五十七事项,《交易所法施行细则》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已分别规定,并仰知照”。因为发起设立棉纱布匹交易所,必须经过山东省实业厅审核,由山东省实业厅审核通过后,将申请材料转呈实业部,实业部才能审核核准发起设立济南棉纱布匹交易所是否合适。由此实业部向呈请人庄薇庭发还了济南棉纺布匹交易所的申请材料。
庄薇庭还在筹划再次按流程向山东省实业厅申请之时,正值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政局不稳之际,加之棉纱布匹交易所本身就存在投机属性。1937年夏,由荣宗敬在1921年成立的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的一些投资者及经纪人,为了追求巨额利润,有时投机大量买存(多头),意图促使市价涨高获利,有时大量抛卖(空头),让市价狂泻,投机者从中赚取差额而牟利发生冲突,投机行为导致面粉和其他物品价格发生波动,时人将其称为“纱交风潮”。此后,济南主政者对设立棉纱布匹交易所的态度开始谈虎色变,济南棉纺布匹交易所最终胎死腹中。作为全国六大纺织城之一的济南,最终未能成立该交易所,留下了一段历史的遗憾。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