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孙寺镇:党建引领“解心结”,矛盾调解“筑和谐”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0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 刘晓静

“谢谢你们的调解,这份感情和执着让我们感动……”在孙寺镇矛盾调解中心办公室,纯集村村民王洪新、刘志国紧紧握着调解员的手,连连道谢,脸上洋溢着如释重负的笑容。原来,矛调办公室成功调解了他们之间困扰已久的房屋下陷纠纷,让这对原本剑拔弩张的邻居重归于好。

王洪新和刘志国是纯集村前后隔街的邻居,本应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然而,王洪新家的生活污水通过街道流到刘志国的屋后,由于村里没有下水道,污水长期囤积在刘志国屋后的低洼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志国发现房内地面下陷,他认定是王洪新的生活污水在屋后长期积存所致,双方因此产生了激烈的纠纷。村“两委”得知情况后,多次组织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问题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一直压在大家心头,始终得不到解决。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镇党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迅速指令镇矛调办公室介入调解。调解员陈旭、包村干部李浩等第一时间深入该村,开启了这场化解矛盾的“攻坚战”。

他们深知,要解开双方的心结,就必须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们先后与村“两委”干部、街坊邻居、双方当事人进行座谈。从村“两委”干部那里,他们了解了村庄的基础设施情况和以往类似纠纷的处理方式;从街坊邻居口中,他们得知双方平时的为人和相处模式;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交流时,他们耐心倾听各自的委屈和诉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连续十几天,调解团队马不停蹄地调查、分析、调解。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房屋下陷纠纷,更关系到两个家庭的和谐以及整个村庄的稳定。在调解过程中,他们坚持法理与情理相结合。一方面,向双方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让他们明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到在处理纠纷时应遵循的法律准则;另一方面,从邻里情谊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唤起双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宽容。

在调解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刘志国和王洪新的态度逐渐发生了转变。刘志国表示,下陷造成的损失不是很大,他不想因为这件事伤了邻里和气,决定放弃追究赔偿,自己会买材料平复地面。王洪新也深受感动,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邻居带来了困扰,表示以后会妥善处理生活污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场持续已久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只是孙寺镇党建引领矛盾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孙寺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积极探索“党建 + 矛盾调解”新模式。通过建立完善的矛盾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调解团队。他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下一步,孙寺镇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完善矛盾调解工作体系,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让党建的‘红色引擎’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孙寺镇党委书记王建坚定地说道。在党建引领下,孙寺镇正朝着和谐、稳定、繁荣的方向稳步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尹婷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