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崔萌华 通讯员 戚丽丽
环翠楼街道地处环翠区中心城区,社区分布呈现“小而密”的特征,老旧小区占比更是接近70%。针对单体社区长期存在资源配置碎片化、服务供给单一化、治理难题趋同化等结构性问题,今年来,街道以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双联双优”为契机,积极深化近邻社区联建联营,与山大合作成立威海市首家街道级社区运营中心,聚焦资源整合、主体孵化、项目运作等5大功能,发动各类市场主体以“合伙”方式参与社区联建联营。截至目前,中心引入市场主体39家,开展特色服务项目45项,惠及群众3.2万人,累计收益达到80余万元,有效反哺社区基础性及普惠性工作开展,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5年,按照“15分钟服务圈”标准,将街道17个社区(商圈)划分四大片区,围绕便民商业、文旅休闲等八大场景,立足文旅产业、医养健康、社区微业、红色助农重点领域,通过“片区特色项目+社区个性项目”组合,加强区域联建,推动资源联享、项目联育、活动联办。
卫城片区
“卫城导览·城市探秘”片区运营项目
作为街道首个片区运营项目,卫城片区创新“社区研学+城市更新+文化传承”运营模式,深度挖掘卫城文化内涵,将历史街区、景区“人文地产景”等因素巧妙串联,推动片区、社区、小区、园区“四区”一体化运营,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标杆。启动“全民导赏员”培育计划,年内培养约50名覆盖全年龄段的星级志愿导览员,探寻文化记忆,增强老居民归属感与新居民认同感。目前该片区已举办“卫城非遗手作集市”12场,开设非遗剪纸、漆扇等广受大众喜好的手作课堂,带动片区商户客流量提升15%,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10万,形成独具特色的卫城品牌IP,焕发卫城片区活力。
“吾家有喜·社区有礼”社区运营项目
西南村社区积极链接金谷食品、三联家电等诚信商户和共建单位资源,针对社区内迎来“新婚、添丁、升学、乔迁、荣休、寿辰、开业”等喜事的家庭及商户,精心定制七款大礼包。礼包内含待产包、喜字、地垫等13类实用物品及20余种优惠券,全方位满足多元群体需求。不仅为辖区企业商户的发展拓展了新渠道,更提升了社区人文温度和邻里情感,有力促进了社区、商企、居民之间的深度共融。目前该项目受益人群已达300余人,成功挖掘出20余名居民骨干力量,与30余家商户、共建单位实现了结对共建,共同为社区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乔迁之喜荣休之喜
西城片区
“和乐家园 智享医养”片区运营项目
立足大健康背景,西城片区整合环翠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在安和护理院、华海口腔医院等5家医养资源及物业企业,创新“社区+物业+医养”嵌入式服务模式,分类引入优质养老服务项目,打造集“医、养、乐、购”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驿站,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目前,已对260名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进行了细致摸排,同步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义诊、讲座、磨刀、维修等公益活动及便民服务20场次。该项目将以西城片区为试点,形成可复制的“物业+医养”融合样板,构建“街道—片区—社区”三级医养服务体系,探索“大健康+社区商业+银发经济”综合运营新路径,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养健康服务。
“鸿创工坊 指尖经济”社区运营项目
鸿武社区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居民就业需求为导向,整合职业学院、嘉瑞书画、新和食品等内外优质资源,打造“鸿创工坊”平台,深挖社区达人、培育团队骨干,系统开设书法绘画、手工编织、养生美食等3大手作课程,重点孵化社区待业群体,构建“社区接单—工坊制单—企业收单”产销闭环,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已组建起一支20人的匠人团队,累计受益居民500余人,进一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让居民从“小区局外人”化身“社区主理人”,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推动社区治理提档升级。
新威片区
“微业启‘薪’航”片区运营项目
聚焦社区微业领域,充分挖掘社区闲置劳动力与碎片化资源,新威片区联合环翠区人社局、今朝零工市场搭建“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平台,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居民就业诉求,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创新巧手工坊、宝妈合伙人等灵活形式,引入手工文创、家政服务、线上直播等微型产业项目,有效挖掘社区内部经济活力,促进居民经济独立与个人价值提升,畅通就业微循环。截至目前,累计提供岗位1000余个,成功促成120余名待业居民稳定就业,解决各类就业问题3000多条。
“‘八角楼’文脉焕新”社区运营项目
塔中社区聚焦市级历史文化建筑“八角楼”的活化利用,引入“观尘琴筝研习社”优质艺术资源,创新“历史保护+艺术赋能”的特色运营模式,保护性开发重塑“八角楼”,将其打造为集“民乐传承、公益美育、文化社交”于一体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并为辖区内的民乐爱好者提供场地支持,组建“八角楼”民乐团,形成“以艺养文、以文兴社”的社区氛围。该项目收益反哺社区治理,用于开展微实事、诚信兑换、基础设施改造等。目前,已开展“筝情有我”公益课程20余次,惠及群众200余人,为社区提供价值10万余元的服务支持,助力社区建设发展。
杏花片区
“泉心臻选·红色助农”片区运营项目
瞄定“城乡融合”发展,杏花片区借助环翠区农业农村局平台优势,将社区运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增加“公益+直播”应用场景,通过“网红书记”推介、公益大集展销、农产品直销等多元化形式,搭建城乡绿色桥梁,推动社区与乡村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与双向赋能。创新公益反哺机制,将部分收益注入社区基金,形成“社区搭台、多方参与、农户受益、居民享惠”的共赢模式。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线上、线下公益大集10余场,发布农产品资讯100余条,涵盖26个品类,惠及群众上万人。
“初心”咖啡店社区运营项目
同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公益优先,念好“挤、创、攒”社区运营三字决,联合绿野星踪社区服务(威海)有限公司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打造威海市首家“社企联办”咖啡店。通过免费提供场地、企业投资运营的模式,形成“空间盘活—服务优化—收益反哺”闭环。立足咖啡文化普及、社交与就业需求及社区经济,为居民提供休闲社交空间,并设立公益反哺机制:涵盖免费咖啡课程、关爱特殊家庭、3A海贝分居民折扣等。项目预计1-2年内实现盈利,反哺社区公益,提升社区凝聚力、文化认同和商业价值,使“初心”咖啡店成为社区居民情感交融的“第二客厅”,打造有温度的邻里生活空间。
下一步,环翠楼街道将持续深化社区运营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社区运营牵引效能,突出党建联建、资源联用、事务联商、活动联办、项目联育,创树基层治理新样板,全面构建片区一体化运营新格局,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