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绘古韵 陶承文脉丨“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触摸黄河匠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0 2963

滔滔黄河水,脉脉文脉长。10月19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第十一期活动如约而至,带领青少年们走进济阳区董家村长田实践基地,开启一场深度沉浸的文化研学之旅。

第一站:釉彩凝香——指尖邂逅陶瓷之美

为素胚施釉

研学之旅伊始,青少年们化身“小小传承人”,走进充满匠心气息的陶瓷工坊,聆听专业老师讲解上釉工艺。这层薄薄的釉料,不仅能让器物更显温润光泽,更承载着千年的烧制智慧。孩子们屏息凝神,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为素胚施釉,将对黄河的想象与对美的感悟融入每一个动作,满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期待。

第二站:时光解码——博物馆里读懂黄河文明

聆听讲解

随后,研学队伍走进了济水春秋博物馆,仿佛踏入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长廊。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目光掠过馆藏的珍贵展品。从秦汉铁质农具到近现代生活器皿,生动诉说着济阳地域的历史脉络,承载着黄河儿女的勤劳与智慧。

第三站:拉胚塑形——黑陶技艺中传承匠心

听取非遗传承人介绍

午后的阳光洒满工坊,研学活动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黑陶体验环节。在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中,大家了解到济阳黑陶“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魅力。在旋转的拉胚机上,师傅凝神聚力调整陶泥的形状,每一次按压与提拉,都是与古老文化的对话,诠释着济阳黑陶的工艺精髓。

拉胚体验

一天的研学之旅在欢声笑语中落幕,在浓厚的文化底蕴中踏上归途。此次活动以“可触可感”的形式,让黄河文化与非遗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实践体验中悄然生长。

责任编辑:曹英瀚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