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 通讯员 张峻恺
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精准对接宝妈群体 “兼顾家庭与就业” 的核心需求,以民生服务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灵活就业实践,“妈妈岗” 就业新模式应运而生、多点开花,为宝妈们开辟了一条事业与家庭两不误的崭新路径。奎文区人社部门积极作为,从创新服务、灵活设岗到培训赋能,全面构建起适合宝妈群体的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走进广文街道西上虞社区的“妈妈手工坊”,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眼帘——几位居民正熟练地缝制着形态各异的毛绒玩偶。为满足辖区女性就业需求,社区创新推出“妈妈岗”项目,采用“技能培训+来料加工”的模式,为需兼顾家庭的女性打造了灵活就业新渠道。

社区主动牵头对接外部资源,不仅统一承接手工订单、提供原材料,还邀请专业手工艺师开展技能培训。宝妈们可根据自家生活节奏自由安排工作时间,真正实现了“带娃增收两不误”。如今,社区的“妈妈手工坊”已从最初的单一品类,逐步拓展出毛绒玩偶、布艺家居等多类手工产品,并朝着专业化、品牌化方向稳步发展,在帮助居民就业的同时,也激活了社区共富新动能。

“之前我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社区引进了手工活,我在家门口就能接单制作,既不耽误带孩子,还能稳定挣些收入,一个月大概能有 1200 元。”居民于国华笑着说道,“社区不仅把材料、订单都对接好,还持续引进新的资源,让我们做得安心、干得踏实。”
“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来料加工品类,引入更多优质培训与合作资源,着力打造可持续、可信赖的社区灵活就业平台,助力更多居民‘学得好技能、接得到好订单’。”广文街道西上虞社区党委副书记韩萌表示,妈妈岗’项目的推进,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也增强了社区的自我‘造血’能力。
在北海路街道北宫东街社区的 “妈妈岗” 手工坊里,同样充满活力。几位宝妈围坐在一起,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勾织工艺品制作。毛线、钩针在她们的指尖灵活翻飞,一个个可爱的饰品逐渐成形。
为帮助宝妈们提升就业能力,社区依托 “妈妈岗” 平台,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培训,内容涵盖勾织、缝纫、编织等实用技能。掌握技能后,学员们在家就能承接订单制作手工艺品,真正实现了 “带娃不脱岗,在家能增收”,让灵活就业充满 “温度”。
“我们‘妈妈岗’的初衷就是帮宝妈们找到一条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灵活就业的路。通过勾织工艺培训,不仅让大家多了一份技能,也多了一份收入。” 北海路街道北宫东街社区党委副书记李佳璐介绍,“接下来,我们还会和电商平台、手工市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把‘妈妈岗’真正打造成居民家门口的创业孵化点和幸福就业圈。”
不止西上虞社区和北宫东街社区,近年来,奎文区通过打造各类 “妈妈岗” 特色项目,不断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 “家门口创业 + 灵活就业” 的新路径。
各社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居民需求,搭建起集技能培训、订单支持、销售渠道于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通过 “微培训、微工坊、微市集” 等多元化扶持形式,全面提升居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如今,奎文区已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技能为支撑的 “家门口就业” 新生态,越来越多有就业需求的群体在这里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与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妈妈岗” 也成为了奎文区民生服务的一张温暖名片。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