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联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宋建彬:巧手破“魔咒”,为患者追光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4 103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磊

“宋主任,我这眼睛又能看见了!”日前,在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的眼科病房里,眼底出血术后患者王大爷(化名)紧紧攥着科室副主任、主治医师宋建彬的手,表达感谢。这样的场景,在宋建彬医生从医15年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不仅要治好病,更要守护好这份明亮!”

2010年7月,宋建彬以优异的成绩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带着“让每双眼睛都能看清世界”的初心,走进了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随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前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厦门大学眼科中心等上级单位参加技术培训,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经验带回本院并落地生花,让原本需要辗转外地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的诊疗。

2020年5月3日,恰逢宋建彬医生刚刚结束进修返院,科室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由县医院转诊而来的15岁少年小赵(化名)。“治了几天一直不见好而且还在加重。他还小,以后可咋办啊!”入院时,小赵的母亲因焦虑与无助,泣不成声。“别慌,我们先给孩子做个检查。”过程中,宋建彬医生发现,小赵的左眼视力已骤降至0.01,眼底检查更显示视网膜出现大片火焰状出血,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这一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生在尚未成年、眼球仍在发育的青少年身上,无疑让治疗难度陡增。

“青少年的眼球发育特殊,与成年人眼睛解剖结构差别很大,手术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术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稍有偏差,都可能损伤其他重要组织,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直接导致患儿终身视力障碍。”面对这一高风险挑战,宋建彬医生带领团队成员,结合进修期间的所学所见,多次研讨,为小赵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术前精准评估眼球结构、模拟手术操作路径,到术中凭借精湛手法控制器械精度,在极小的操作空间内避开脆弱组织,精准针对病灶进行治疗,再到术后中医药技术护航,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每一步都力求万无一失。

经过精心治疗,短短3天时间,小赵的左眼视力明显提高,逐步恢复至1.0。“孩子的视力回来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感谢宋主任!”出院时,小赵及家人将一面锦旗交到宋建彬医生的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眼底病专业学术带头人,宋建彬医生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多年来,他坚持引技术、带项目,先后开展多例复杂手术,为无数眼疾患者打破“失明”魔咒。与此同时,他深知团队发展的重要性,积极组织科室成员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鼓励年轻医生不断学习和进步。在他的带领下,医院眼科团队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为更多患者送去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张磊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