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看山东:工业年均增7.5%,文旅消费破万亿!山东经济勇挑大梁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4 285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10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十四五”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5%,目前看,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年均增速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北方15省区的比重稳步提高、去年达到20.9%,可以说,山东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稳,较好发挥了“挑大梁”作用。

“在稳增长上,始终从山东实际出发靶向施策,顶住压力、克服困难,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说。

扭住实体经济不动摇。山东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坚实,工业强则大盘稳,山东集中优势资源提振工业经济,每年竣工投产项目就有3000多个,可贡献产值5000亿元左右,“十四五”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长了37%,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同时,山东把优化提升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向高成长性企业和项目倾斜,“十四五”以来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351家,这些纯增量为服务业稳定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紧扣扩大内需不松劲。山东户籍、常住人口“双过亿”,需求潜力大、市场空间广。一方面,围绕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山东每年谋划实施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在扩大有效投资上不断取得新成效。看质量,每年实施的产业项目中,数字经济、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占到了七成多;看活力,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2.7%,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看效益,项目建设带来的原材料、工程机械等装备采购,既能拉动企业生产,又能促进就业增收,投资年均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创造了全省1/6多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有效应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活跃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6%,消费持续恢复向好。这方面有不少亮点,比如,新能源汽车消费,山东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上持续加大投入,“十四五”以来新建141万台,带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了5倍多、已突破320万辆;再比如文旅消费,集全省之力打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金字招牌,全省年旅游收入已突破万亿,尼山圣境、琅琊古城、淄博烧烤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奔赴山东、畅游齐鲁。

坚持开放合作不止步。山东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拥有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对外开放的条件得天独厚。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山东依托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十四五”以来全省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1.2%,今年前三季度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8%、比2020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从区域布局看,新兴市场加快开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年均增长16.1%,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提高6.7个百分点、达到55.2%。从外贸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5.1%,占全省出口商品规模的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达到46.9%,“新三样”出口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的看,全省经济发展态势向上、结构向好,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继续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责任编辑:崔可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