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德州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10月24日,德州市举行德州“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牢记“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使命定位,锚定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行动,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

“十四五”时期,全市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较“十三五”时期跨越式增长115%,年均投资超110亿元。目前,境内已建设形成“三纵四横”铁路网、“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四纵四横”普通国省干线主公路网以及2万余公里农村公路,区域内实现“县县双高速、村村通油路、户户硬化路”。铁路机场方面,全市铁路营业里程416.75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20.5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196.51公里,居全省第5位。加快构建“1+12”现代化机场群,庆云通用机场开工建设,德州民用运输机场、临邑通用机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公路通车总里程22130.8公里,居全省第4位。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94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02.4公里,全省第6位;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1121.2公里,全省第9位,“十四五”以来国省道改造提升达901.6公里、占全市通车总里程的80.4%,在2024年全省国省道综合考评中获第一名;新改建农村公路3939公里、完成危旧桥改造259座,县乡道三级以上公路占比由“十三五”末的31.7%提升至60.2%,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53%、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经验全国推广。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3个。

运输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客运方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营运公交车达1306辆、营运线路总长度1700余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了83%、79%,连续5年实施中心城区每年5个月免费乘坐公交车普惠政策,力度全省最大,与335个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创成全国首批绿色出行城市;累计开通德州至济南、德州至衡水等城际公交线路27条、全省最多,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2021年度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综合水平达到5A级。物流方面,全域建设完成农村物流服务点7171个,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实现100%全覆盖;全国首创打造全域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区,累计建成运营线路155条,农村物流成本特别是农产品上行成本下降10%、效率提升40%,累计创建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4个、全国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3个、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3个、农村物流品牌2个。

行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备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一切工作”,争取省级以上试点34个、典型案例25个,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改革动能。首创以“全链”工作为主线打造“交云办”政务服务品牌,道路货运企业开办等4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限时办结”服务模式不断完善,办理效率较“十三五”末提升88.7%。在全省交通系统率先建立交通执法“三书同达”机制,累计创成信用交通市1个、信用交通县(市、区)7个,争创数量居全省首位。科技治超成效显著,累计建成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41处,非现场执法系统路段平均超限率保持在1%以内,经验做法全国推广。持续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出租汽车新老业态协同发展省级试点落户德州市、全省唯一,打造“德州出租模式”。全省首创驾培“全链条”服务监管改革,9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一件事”试点顺利验收、全省复制推广。打造“红德交运”行业党建特色品牌,建成高质量党群服务阵地37个,实现司机党群服务阵地100%全覆盖。

责任编辑:李梦晴

李梦晴

点亮火把,照亮真实!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