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检察院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推动综合履职与数字检察深度融合,“四大检察”协同效能持续提升,数字检察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去年以来,该院先后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模型应用奖”“优秀模型奖”等5项省级荣誉,研发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征收监督模型”等3个模型在全省冠名推广,制作的数字检察微视频获评最高检“优秀作品”、全省检察机关“十佳作品”。
强化组织领导
谋划数字检察发展路径
将数字检察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压实业务部门主导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商会议,动态研判数字检察办案趋势,推行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式管理模式。加强数字检察人才培养,通过专题培训、实战练兵等方式,着力培养讲政治、精业务、懂“数字”的复合型“数字工匠”和新型检察官。目前,1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人才库,2名干警在全省数字检察竞赛中获奖。
深化数据治理
充分保障建模基础资源
整合内部数据资源,积极对接司法、行政机关,打破信息壁垒,累计汇集信息数据9.2万余条,精准筛查、挖掘类案监督线索960余条,依托数字监督模型排查线索成案数占比达82.56%。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从组织架构、制度供给、运维体系、安全防范等方面完善数字检察配套运行体系,健全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数据安全防护与备份,避免从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到应用阶段的安全风险,探索形成基层检察机关数据安全保障的有效路径。
聚焦办案需求
构建优质法律监督模型
紧贴民生关切、公共利益保护缺位、执法司法突出等问题,以全省“模型推广应用年”为契机,瞄准监督薄弱环节,研发覆盖“四大检察”等多领域的“全景式”法律监督模型,坚持“以用为主、用中探索”,积极创建本土特色模型,通过办案实践持续优化,确保模型精准识别违法行为,实现“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闭环运行。如通过构建非法抽取地下水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多家非法抽取地下水企业,推动行政机关开展水资源保护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用水单位15家,追缴罚款20余万元,有力维护区域水资源安全。
突出模型实效
充分释放法律监督动能
坚持“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将监督模型广泛应用于国有财产保护、土地执法查处等重点领域,推动个案监督向类案治理拓展,实现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办案数量稳步增长,累计追缴国有财产1130万余元。深化模型应用效果,设立数字检察专员与部门联络员,打通堵点难点,实现“一域突破、全域共享”。建立“模型应用—社会治理—制度完善”成果转化链条,针对发现的税费征收领域社会治理漏洞,督促相关部门完善税费征收协作等制度机制,推动解决治理难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认同感,彰显检察机关在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法治担当。
(济宁检察)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