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总工会“暖‘新’举措”护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

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城市运转的“摆渡人”,他们的服务需求与权益保障始终牵动着工会“娘家人”的心。为此,威海市总工会不断健全保障体系、搭建服务阵地、畅通维权渠道,将暖心关怀精准送达“新”职工们的心坎上。

日常服务的暖心守护

“渴了能喝水,饿了能热饭,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工会的服务就在我们身边。”刚刚结束上午的跑单,就近在威海昆明路工会驿站内休息的饿了么快递小哥刘鹏竖起大拇指。

为切实帮助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吃饭难、休息难、保障难”的困境。威海市总工会以“全方位覆盖、精细化供给”为目标,以 “工会驿站+共享职工之家+暖新服务站点”为骨架,创新打造 “15分钟服务圈”,252家工会驿站覆盖商圈、物流集散地、交通站点等重点区域,31家24小时智能化驿站提供全天候自助服务,日均服务800余人次,全年服务超10万人次。

兜底服务的精准触达

“今年我因病住院,工会的暖‘新’保险还额外为我报销了5300元,让我又多了一重保障。”威海网约车司机鞠军的话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的心声。

为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风险保障,筑牢职业生活的“安全网”,威海市总工会连续4年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意外医疗保障计划,投入专项资金,为7918名劳动者赠送暖“新”保险。暖“新”保险紧密结合新就业形态群体职业特点,涵盖疾病住院津贴、交通意外住院津贴、意外身故、意外伤残等多重保障,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精准送达“新”职工。

针对新就业形态困难职工家庭,威海市总工会还量身打造暖“新”服务品牌,进行生活、医疗、助学、就业等多维精准帮扶,累计惠及职工1.2万人次。

权益维护的“硬核支撑”

权益保障的力度,决定着“新”职工的职业尊严与安全感。威海市总工会跳出“就维权论维权”的局限,构建起“预防+协商+处置”的维权体系,并在行业工会、驿站站点设置维权服务点,打造“15分钟一站式法律服务圈”让“劳有所得、权有所护”从口号变为现实。

依托于“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月行动,今年,威海市总工会已经面向平台企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用工体检、法治宣传等活动20场次以上。

“我们充分发挥‘一函两书’机制作用,全域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打造一批基层法律服务示范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等‘一体化’和‘一站式’公益法治服务,让他们遇事有处找、维权有人帮。”威海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构建全链条权益保护体系,为新业态职工撑起权益“保护伞”,今年以来共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近10万元。


责任编辑:王震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