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疑难问题座谈会在威海成功举办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10月23日至24日,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疑难问题座谈会在山东威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司主办,旨在深入研讨新形势下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前沿问题与创新路径。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司司长王振麒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人事争议研究室主任黄昆、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胡大武等权威专家参与研讨。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衣军强,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威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奎忠出席活动。来自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调解仲裁部门的50余名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齐聚一堂,共商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大计。

创新实践获赞:基层治理展现“威海智慧”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考察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对威海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在招商局工业集团威海船舶有限公司,作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其创新构建的“工资联动代发”机制,通过“用工部门—人力资源—财务”三方协控系统,从源头杜绝欠薪隐患,实现分包商劳动争议“零发生”。企业建立的“班组—部门—专业—高管”四级协商响应体系,形成可复制的“招商范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示范样板。

环翠区张村镇综治中心创新打造“调解室+仲裁庭”毗邻布局的“调裁一体”模式,运用“同心六法”调解工作法,成功调解85%以上劳动争议案件,实现多起纠纷“早调午裁、当日结案”,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

鲸园街道社会治理创新中心则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引入“环翠智裁”AI助手,提供7×24小时智能法律服务,打造“维权+就业”双功能调解站,构建起覆盖法律咨询、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的“全周期”权益保障体系。

与会代表表示,威海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形成了基层劳动纠纷多元化解的鲜活实践。

经验成果丰硕:威海市全力打造全国劳动人事争议高效化解的“威海样板”

会议指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事关劳动者切身权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提升调解仲裁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会议强调,要不断加强裁审衔接,深化部门协作,推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纠纷处理机制。要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深入研究相关法律适用与争议处理规则。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调解员和仲裁员队伍建设,提升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能力。

孔凡萍市长在致辞中表示,在人社部、省人社厅的关心指导下,威海加快构建“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仲裁高效、全域协同”全链条治理模式,将仲裁嵌入发展全局,既助力“产业”更护航“民生”;推动争议化解于萌芽,既治“已病”更防“未病”;推进仲裁改革创新,既促“公平”更提“效率”。威海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全力打造全国劳动人事争议高效化解的“威海样板”。

凝聚共识:共绘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裁审信息比对”“防范虚假仲裁”“新就业形态案例”“调裁审衔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经验做法,凝聚发展共识,为提升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条线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提供了高端平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议题设置精准,研讨内容深入,观摩案例典型,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厘清工作思路、推动下一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家表示,将认真吸收借鉴会议成果和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范华栋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